2023/12/11 会员动态

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张涛:设计已经进入多元融合、迭代进化的时代

作为2023“创意十二月”重点活动之一,GDC(全称为“平面设计在中国”)设计奖2023将于12月16日举行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展览开幕式。当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技术不断给平面设计带来挑战之际,作为行业“风向标”的GDC设计奖折射出当下中国设计业的现状。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,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张涛认为,在设计迭代进化的过程中,危与机并存,设计师要激发出更具能量的创造力。

 

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张涛

 

 设计思维需要与时俱进 

 

设计潮流日新月异,大浪淘沙。持续三十多年的GDC已成为一面折射设计行业的镜子,通过它可以“窥见”行业发展的“晴雨表”。

 

“在往年的作品中,设计师单点聚焦,品牌形象、海报或者书籍设计等这类作品特别丰富,但今年发生很大变化。整体作品水平、作品丰富性、表现多元性与融合性再上新台阶。”张涛观察到,这些作品更具复合性,把综合设计理念广泛应用于实践。“这说明设计师通过多元融合的理念,把所有的设计能力和手法叠加在一起解决更多的问题,设计是一门很实用的门类,最终目的是为解决问题去服务的。”

 

张涛分析了背后原因,因为人工智能、社会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影响,设计已经进入迭代的周期,这对设计力也提出更高要求。

 

此前GDC设计奖的大奖已空缺几届,张涛认为是一件好事,宁缺毋滥。“本届的整个评审过程非常激烈,评审以专业与敬业的态度评选每一个奖项。他们严苛,也有激烈的冲突,坚持己见。所以,今年的获奖机会是历年来最难的,期待今年的颁奖典礼能产生更多令人惊喜的大奖。GDC设计奖能如实反映出当下中国设计的整体水平和面对的问题与机遇。对于一个奖项来说,对专业的坚守铸就了权威性,也增加了含金量。”

 

 偏艺术性的设计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 

 

纵观设计史,其学科演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。如今,人工智能时代到来,又给设计带来哪些影响?

 

张涛认为,人工智能可以产生设计,除了会给设计业带来危机感,也推动其进行反思和自我生长。“设计已经进入持续进化迭代,不确定性的到来,迫使设计师们更多地思考设计和创意的本质。”在张涛看来,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可能朝着两个方向发展。“其一是实用性设计,其二是偏艺术性设计。在技术的加持下,通过人工智能或者数字工具的应用和参与,实用性设计可能有更高效率和生产方式的提升,变得更加规模化,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计算能力更强。但偏艺术性的设计中,则更强调人本身的创造力,是真正创造性的设计,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。”

 

设计无处不在,“情感化”的设计仍为大众所喜爱。张涛认为,体现人性温度或者人文关怀、人的情感,以及构建与人有关的社会文化性体系的这类设计,人工智能无法完成,因为艺术最终是情感的表达。

 

张涛也指出,人工智能淘汰的不是真正的设计师。“未来设计是多元融合的。这提醒我们,设计师也需与时俱进,回归设计解决问题的本质,保持学习,进一步激发创造力。设计师需要面对共性与个性的平衡性,并通过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出来。”

 

 国潮设计的“世界表达”

 

从国潮的跨界创新和年轻化,到国风设计创新,国潮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和产品风尚。张涛也关注到,在GDC设计奖以及很多比赛都会出现国潮设计。“一方面,我们看到国潮设计背后的文化自信提升,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断出现,激发了大众内在情感共振与审美认同;另一方面,在GDC设计奖的投稿作品中,我们发现一些国潮IP的设计存在套路接近,同质化严重等问题。”

 

究其背后的原因,张涛认为,国潮设计需要将眼光和格局放在全球范围内去审视。“国潮设计走在今天非常不易,设计师做了很多努力,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重新梳理,通过设计重新创造已达到很好状态。但国潮不是简单符号和图案应用,而是从更多的中国文化价值诉求里去挖掘美学元素,将其融入设计中。不仅如此,设计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,我们还需面对中国设计的世界表达,引发全球的共鸣。”

 

张涛表示,国潮设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“我相信善于思考和总结、梳理和创造的设计师会深度思考国潮设计的全球表达,并付诸实践。”

 

来源:深圳特区报记者  作者:尹春芳